匿名者學生守護天使 後記 202501

2024 年寫第一版匿名者學生守護天使,我一直不是很滿意。因為自己沒有長期耕耘文學寫作的習慣,部落格文章不過是練習用英文寫作概念轉換成中文敘述清楚而已,也因為學生時代作文從來沒拿過五級分以上,我猜我的語文在大眾眼中水準應該還是頗爛。我清楚知道寫作這檔事,有一個檻我沒有跨過去。這次,我想突破它。

第一版匿名者學生守護天使,如果用一些要點 1-4 評分,我自評 3 分的靈感,2 分的劇情,1 分的技巧。它是第一篇我整合過去經驗,完整寫出的小說。2024 年初完成時,雖然有「我已經給出全部」的感受,可是如何接近滿分 12 分,我沒有頭緒。

構想來源參考生活中所見所聞,無論是電影、動畫、遊戲、小說、散文、報導、歷史、和別人的一次談話、來自演講的啟發、音樂會的旋律,任何我感興趣的題材,我都會默默記下來。這種方式累積下來的靈感,很容易萃取出獨特的想法和畫面。儘管如此,還是差點意思。創作需要吸收大量優質作品,可是人的時間有限,很難全心全力投入。

劇情方面較於獲取靈感差了一階。生活容易接觸的,多半是商業成功的案例。商業案例好壞差別很大,我們能看見鋼之煉金術師,也能看見哈利波特,有黑暗榮耀,也有魷魚遊戲,還有一些也不知道為啥能被呈現在大眾視野的作品。我從好的作品中學習他們的手法,可是吸收量和花費時間不夠多的前提下,很難產生質變去提升劇情創新。

文筆技巧不是我的強項。好一陣子,很久以前,我痛恨寫作文,因為我看不懂題目問什麼,也不知道批卷老師的標準。回頭來看,會痛恨挺正常的。直到我準備留學考試,學了 GRE 分析寫作和托福寫作框架,我才逐漸體會什麼是「讀者導向」什麼是「精簡用字」。也隨著年齡增長,記下生活經驗,還有大量練習 critical thinking ,讓我能對各種事物產生想法。起步晚了很多。

人生不斷前進,經驗只會更有價值。每當回顧自己以前寫好的東西,都能看出那些作品一些毛病。我有另外一部長篇奇幻小說沒有發佈,斷斷續續寫了好幾年,不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寫,就是突然發現大問題乾脆砍掉重練,作品總是達不到心中的水準。我心想,這樣下去不是辦法。於是,匿名者學生守護天使誕生,是我刻意定下的短篇小說,讓小說有明確終點。它除了承載議題和我的態度,它也是我技巧的試金石。寫完後,很開心,半年後,我怎麼寫成這樣。(笑)

小說前幾章大體按照我的規劃前進。開篇點出主題,幾乎明示般告訴讀者有大事要發生,確保讀者盡量能讀到大事件為止。接下來的章節,用準備棒球比賽為背景,帶出校園安全以及霸凌問題。這邊最重要的,是以主角的視角觀察棒球社長這個關鍵角色。靈感來自鬼滅之刃,像是炭治郎眼中的那些有魅力的柱們。當棒球隊長解決主角的問題後,我將鏡頭有點暴力地移到他身上。如果角色形象塑造成功,讀者對棒球社長產生感情,這就是我要的。

最後兩章節,我略微偷懶沒有過多描述法院審判過程。一來我沒有刑法知識,二來大部分的人應該也沒有,三來這部小說參考現實中發生的事,我預估讀者能看社會新聞腦補這個片段,贅述效果不好。因此,我很快來到腦洞大開的部分,也就是最後一章,酷刑。

先說好,我沒有反社會人格,只是根據劇情需要,我得設想什麼樣的刑罰,足以讓讀者嚇破膽。

第一版酷刑讀起來遠沒有我原先想的沈重。兩個猴子互殺,沒什麼感受。觀看直播的人數再多,不過是簽生死狀的拳上。恐怖,就這樣?關鍵是,什麼比死亡痛苦?那時我心中的選項有:一,此生帶著道德枷鎖活著。二,緩慢且痛苦沒有尊嚴的死去。根據人生經驗,問題學生通常沒有道德感,我果斷選擇選項二。於是,酷刑就變得只剩酷刑。是有些單薄,不過暫時沒有其他想法。這部份,稍微可惜。

除了最後的收尾,我盡可能從「敘事框架」、「角色塑造和模擬」、「文字節奏」、「對白」這些工具來修正整部小說文本。實驗起來,感覺不是工具套模版用上,更像是心中有個一個脈絡要走,試走一遍後工具給你檢驗有沒有符合那個脈絡。例如課堂提到的「靈光」等抽象概念,我的小說加上去應該有點怪。這部小說的精神是用虛構的世界安撫現實的痛苦。最有可能的角色,健康中心老師,用起來不夠靈光乍現,而且讀者可能失焦,不是好選擇。

第二版的匿名者學生守護天使,我試著就課堂所學的技巧改善。雖然一定有其他地方可以改得更好,但是總是得有一個完成階段釋出,然後往下一步走。第二版自評分數,劇情和技巧再多得一分。我覺得才上完課有這樣的進步,已經很受用了,接下來就是自己去磨練這些技巧。

最後,感謝課程提供回放影片,讓我這個跨時區工作,同時還得拼生活的人能彈性學習。我真的很感謝課程帶給我的喜悅。許多以前自己摸索、感受到、說不清的方法,這部課程將它們某種程度上講具體了,而且提供我們練習方法,受用了。

嗨,朱宥勳,如果我有餘裕,讓我試著幫你成為這個時代的夏濟安,發揚你的匠氣。(如果例子不當,別笑,哈哈)